丰宁在线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46|回复: 0

进厂大学生自述:单休、月薪不过万,要不要留下?

[复制链接]

26

主题

26

帖子

12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29
发表于 2022-5-7 16:59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今年全国两会一个最大的热点话题,是有位制造企业老板发出了天问:为什么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,也不愿意去工厂?
进过厂的人会认为,因为工厂工作枯燥、工资低。用人单位会说,这届年轻人太浮躁,没人学工科。专家则指出,是企业的附加价值低,产业升级不到位。
这个问题的背后,包含了产业发展升级、技术迭代、社会环境变迁、新世代价值取向等一系列复杂因素。每一个因素叠加起来,共同将制造业推到了“招工荒”的境地。
这个大背景下,那些逆势进入工厂的大学毕业生,显得有些“特立独行”。我们找了其中两个人,跟他们聊了聊。
一位年轻人进入工厂后,经历了心态的三次变化,从骄傲到疲惫、掏空,再到迷茫。每一块钱加班费,每一次举手报告要喝水,每一次法定节假日里的忐忑请假,每个午夜接到机器需要维修的夺命电话……他说,在工厂的四年里,逐渐感到憧憬的火苗熄灭,然后陷入迷茫无助。

另一位年轻人则仍然信心满满,去年他实现了自己当初定的“三年目标”,如今正在向第二个三年挺进。他曾在去年春节被公司派往越南的分厂,帮助解决问题。虽然合家团聚时刻,只身海外,但他却感到价值感和踏实。在山东一个三线小城,这家公司市值破千亿,他加薪了两次,一个月7千,这都给了他信心。他说,相信实业。
1.png
还有一位制造业的“老兵”,他在这个行业里待了20年。
他说,不是制造业不想给年轻人提高待遇,改善工作环境,而是制造业本身也很艰难。他所在的一家日资工厂坐落于深圳,目前企业净利润率也就2%~3%,还没有银行利息高。“让企业给年轻人涨工资,从哪里给?”
共同点是,他们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了“招人难”。
他们的感受得到了统计数据的证实。数据显示,我国制造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在2013年达到了1.48亿的峰值。之后,制造业就业拐点出现,就业规模年均下降逾200万。
到了2020年,据统计国内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左右。人社部的数据则显示,预计到2025年,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,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,缺口率高达48%。
专家普遍认为,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一制造业大国,我国的制造业拐点,来得有些早。无论是为了经济安全和解决就业,还是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,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工厂。
那么,那些正身处工厂的人怎么看?
2.png
以下是他们的自述:

小刘    27岁
在厂时间近四年管理自动化设备
“我发现自己好像被困在这了”
我大学学的是工科,毕业的时候校招进了一家国内知名的制造企业。
说实话,当时自己还挺骄傲的,一毕业进了大企业,工资六千,跟厂里的自动化设备打交道。我家一个表姐,她是985的,在北京做新媒体,当年刚毕业的月薪是4500。对比之下,我在一个中部省会城市,能有份这样的工作还挺知足的。
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,第一天进厂里的情景。
一进去就发现厂房烟雾缭绕,全是油烟。因为这个厂生产小家电,比如空调、电暖气,这些都是反季生产。我们去那会儿是夏天,正是电暖气的生产旺季,生产好的电暖气需要通电40分钟进行测试,所以厂房内才是那样一副景象。
3.png
外边是30度,厂房里是38度,也没有空调,每个工人面前有一个小风扇,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。
“打死我也不来,要是分到这,我当场辞职。”
当时好多跟我一起的同学被这个条件吓到了,我听到有几个人这么说。我们是校招生参观工厂,每个厂都转一转,再双向选择。
最后我是分到了这个厂。
待了差不多一年的时候吧,好奇心渐渐磨平了,发现自己好像被困在这里了。
大学生进来的几个方向,无非就是管理岗、行政岗和技术岗,我是属于管理岗。听起来挺体面,但实际工作并不是这样的。
现在工厂招人很难,HR经常要去各个村子里招工,但一是没什么人来,二是来了之后流失特别快。我感觉每天产线上的工人都在换,一大半人都坚持不了一个月。
因为不好招人,就需要我们到线上去支援,班组会跟你说:“手里的活先停一停,过来帮忙。”实际上,你懂的,自己的活不可能不干,然后还要上产线,第一年就有很多校招生接受不了,走了。
你也听说过,产线是很苦的。收入其实并不是主要的问题。虽然跟热门的金融、程序员比不了,但也真不算少。工作四年工资能到8500,而且吃住几乎没有成本,在一个三线城市里,足够了。
问题是啥大家都听过,首先,它很单调、重复、无聊。
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固定的,比如喷涂这个环节的“上料”,就是把焊接好的电暖气挂到钩子上,一直往上挂;“下料”,就是一直往下搬。
这种工作完全是机械、重复的,这也是为什么工厂要做自动化。我们公司每年也往自动化上投很多钱,我负责的也是这一块,最开始来这也是觉得这代表未来方向,有前景。
真在工厂待着了,知道自动化的替代有多慢这件事之后,你就很绝望。

自动化的效率比不上人力,它只能用在非常有限的环节,而且失误率很高,设备的故障率也很高。一旦出现失误或者故障,设备需要检修,这条产线就会被迫停下来。
而厂里每一天都会统计人均效率、什么原因导致停线,这些会直接影响班组的评价、效益,以及员工的收入。因为钱就那么多,你的效益低钱就少。
所以很多看似重复的环节为什么至今还在用人力,驱动力就是这个。
4.png
除了单调重复外,产线特别讲究纪律性。休假、工资、工时都是严格计算的,一丁一卯都算得很清。
公司说是大小周(一周单休一周双休),实际上都是单休,甚至常常一个月都休息不了一天。我在那的前三年几乎没有过一次双休。直到2020年的时候,我在的班组强制要求每个月要保证休息一天。
产线的运行就是早晚班,早晚9点是换班时间。通常产线都是24小时不停作业,吃饭也是倒班吃。像是你要上厕所、喝水,都需要跟班长打报告,然后班长会让一个机动人员顶上你,你再去方便。
这么做也是跟生产有关系。一些设备比如喷涂、冲压、焊接这些机器停下来就冷却了,再重新启动就达不到要求,会有报废的情况。为了效益,一般都不会让它们停。
但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不受约束的,待在这样的环境就会很难受。如果你总是打报告上厕所,班长会觉得你这个人不行,免不了会被“温馨提示”。

至于请假,普通员工更是不敢,因为都是钱啊。制造业因为生产安排的原因,很多假期都是被阉割了的,比如五一放一天,十一放三天。
我是比较任性的,我有次十一请了三天假,后来就发现那三天工资、甚至当年年终奖都被扣了,差不多两千多块钱,特别肉疼。
我在这干到快三年的时候,真的非常想走,因为我觉得在厂里好像没啥希望,我也没有学习进步的感觉了,自己好像被掏空了。

但确实工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在下降的。
我发现做技术的人越来越少。现在厂里做模具的这些技术工等他们年纪大了,你会发现下面没人能干。现在还有模具制造这个专业吗?没有了。这其实也是制造业中的重中之重。还有人愿意学化学材料吗?没有,都去搞金融、计算机了。
现在大家都愿意去“分蛋糕”,不愿意去“做蛋糕”了。
有时候我在想,当40岁做技术的人消失后,我们的制造业也就岌岌可危了。
流水线上的工人能不能干技术?当然。梦想总是要有的吧,如果所有人都觉得我天生就是个做流水线的,制造业就别玩了。技术是能挣到钱的,如果自己没有改变命运的想法,穷就是活该的。
现在年轻人都很浮躁,他们接受不了工厂的工作,他们觉得枯燥无聊。

招工现在是越来越难,现在每一个省的人,能不出远门就不出,就算去工厂他们首先是会流入到省内的工厂就业,那来广东、江浙一带的就很少。
反正就是招不到人,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宁可投入去做自动化开发。
我在制造行业干了20年,我看到一些东西是目前咱们不当一回事,实际上又是非常致命的问题。
去年以来芯片短缺,价格攀升,小厂买不起,他们拿不到芯片,就开不了单。我看到广东这边太多小型制造企业关门了,有跑路的,有拿出房产做抵押再接着干还是挂了的,真相就是这样。
回过头来基础材料也没人关注。比如手机上用的塑胶材料,里面的原材料主要是日本的几家塑胶厂在做,国内拿过来之后搅拌混合。如果有天这些原材料因为各种原因断供,我们就没有塑胶,又会有一大批工厂就关门了。
这些工厂的生产力提不上去,还怎么谈就业?

(均为化名)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丰宁在线 ( 冀ICP备20008016号-1 )

GMT+8, 2025-5-13 07:05 , Processed in 0.119243 second(s), 11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