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宁在线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659|回复: 0

当代年轻人去大城市 还是选择回小城市

[复制链接]

33

主题

88

帖子

354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54
发表于 2023-2-10 15:09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相信很多年轻人在面临城市和工作选择的时候,都听见过这样的声音:
“年轻人工作一定要去大城市,大城市机会多,舞台大,工资也高,留在小县城是没什么出息的,趁着自己还年轻,一定要去大城市打拼。”
可能对你说这个话的人,自己连大城市也没有去过也不一定,为什么他们会劝你放弃一切也要去大城市闯荡,哪怕他们没有真实的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经历。
但是在如今信息泛滥的今天,一个个通过大城市逆袭的例子不断展现在大家眼前。于是,在他们的认知里面,大城市就是给了一个普通人翻身的机会。
大城市的确能给年轻人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,但是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宏观优点,至于大城市和小县城对于年轻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,到底能对于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上会有什么样的差距,或许也没有几个人能讲得出来。
为什么年轻人要拼了命也要往一线城市挤呢?和大家分享关于自己在小县城工作的经历,虽然时间不长,但是同样也能看出背后的原因。
很荣幸,自己因为工作的调动,有了一个去到内陆小县城工作3个月的机会。
工作的这个地方,烟火气息很浓,是一个的典型的小镇,镇上的人都很亲切和蔼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上班族朝九晚五,大家的生活作息都很规律,生活节奏很慢,少了大城市独有的快节奏。
在手机上多多少少看过到一些小县城的发展现状,觉得差距还是蛮大的,当自己近距离来到这里的时候,在手机上看和切身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,街边成排的店铺,有卖电动车的,有开小吃店的,也有开服装店的。
我和一家卖电动车店的老板聊了起来,老板自己不是这里人,但是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了,从一开始的修电动车、自行车、轮胎的一个小摊位,到现在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,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。
我对老板说:“老板你修理技术这么好,为什么不考虑去更好一点的城市发展,那里的生意也会更好,或许你还能开更大的店面。”
“也有这么想过,但是城市越大,竞争也越大,虽然自己觉得还是可以去闯一闯,但是老婆孩子大了就图个安稳,换城市的话又得搬家,好不容易能在这里算是扎根了,老婆也不太愿意去折腾了。”老板说。
“老板那你这个店,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啊?”我继续问。
“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有个2-3万,生意不好的时候也就7000-8000元,我们这地方小,大家上下班基本都靠电动车,所以生意好也不好,差也不差。”老板回答说。
我抬头看了看这个镇上周边的环境,基本都是山为主,在县城里除了为数不多的商业综合体,大部分街道都长成这样:商铺一半倒闭关门,开着的店,门面都是灰头土脸,看上去觉得很脏。吃饭的地方也不干净,如果不是饿得慌,真不愿意进去。
镇上年轻人工作的地方也都是几公里外镇上的工厂,虽然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赚钱了,但是留下来的年轻人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。
1个月工资4000-5000,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,感受不到什么明显的差距,这里年轻人也基本都是早出晚归,晚上下班回家,就是玩玩手机,和街坊邻居差不多大的一起玩.
生活节奏很慢,赚钱的欲望也不是很强,够用就好。
虽然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,物价也不高,但是对于年轻人来是说,压力不大的地方,似乎也没什么成长性可言,问了镇上的几个年轻人,很多人的工作都是工厂里的流水线员工,做着日复一日重复性的工作。
我问他们:“你们就没想过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吗?”
“我们也没什么太大的愿望,自己每个月的工资也够用,再加上自己的家人也在这里,所以也就不太想出去,一个人出去打工的话,爸妈也不放心自己。”
听到这里,其实自己心里百感交集,难过的是这些年轻人,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纪,可能就一辈子被这个小镇束缚,不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虽然现在手机也同样可以让你看到全世界,但是和自己去亲身感受相比,前者的感觉一定是不痛不痒的。
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,却没有机会跟着自己的想法,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。有一句话说得好,任何事情有了相同的经历,你才有发言权。
小镇上的年轻人,享受着安逸的月薪5000,却慢慢丧失了往外走的机会,不是他们不想走出去。
而是有限的认知再加上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,让他们慢慢丧失了向外的可能性。
往县城下面的农场走,越会发现人口凋零确实厉害,除了在读书小孩子外,村子里大部分是老年人,很少有年轻人。大中午的炙热的太阳晒在村口水泥路上,环顾四周空无一人,那种感觉是什么?荒凉,孤独。
其实这里带给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,很多人可以有更好的发展,尤其是这里的年轻人,或许是因为种种原因,但是我依旧认为如果敢勇敢一点,哪怕是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,或许自己的人生会不一样。
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小镇生活有什么不好,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,死守小镇对他们来说有点残忍,他们值得更好的发展,为什么这么说?
1、小城工资收入低,收入渠道单一,只能靠上班
和卖电动车老板在聊天的时候,中间来了一位一家甜品店的店员来修车,是一位年轻的小姑娘,我随机采访了她几个问题,一个95后的小姑娘,一天工作的时间是9个小时,1个月的工资是3500块,平时就住在边上不远的家里,1个月的工资也刚好能够自己用。
这个小姑娘高中毕业就出来找工作赚钱了,问她未来想做什么样的工作,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的时候,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,现在的工作也只是为了每个月能有收入,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。
明显能感觉到他对现在的收入,以及现在的自己不满意,但是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改变,也不知道朝着什么方向去改变。
小镇上的年轻人普遍1个月工资都是在3000-5000元左右,可能一些人一顿饭的钱,就是他们1个月的工资,你觉得拿得少那也得认,因为本身也没有什么技能傍身,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流水线的工作。
只要是这样的工作,基本到哪里都是这个工资水平,很难有涨工资的空间,除非你靠着延长工作时间每天都不停加班,那可能还会多个几百块钱的工资。
很多年轻人只会干这个,没人去引导和带领他们,再加上没有一种学习的氛围,没有太大的生活生存压力,对于自己目前的现状也只能说是勉勉强强可以接受。
因为没有学会一门技艺,再加上对于外面的世界基本没什么认知,很多人就选择了留在小县城,拿着月薪5000,习惯了安逸且没有任何上升空间的生活。
为什么我说小县城的年轻人,习惯了拿月薪5000的生活,没有成长和走出去的机会呢?
收入低其实并不可怕,因为它是有解决办法的,你可以去学习一门手艺,学习一项技能,考专业职称的技能证书等等,这些都是能提高你在市场上的价值,帮助你获得更高的工资的。
可怕的是你的生活环境,让你失去了甚至堵住了你想要变优秀,想要往上走的通道,让人绝望的是没有出头的机会,县城新事物少,大家都比较保守,不敢去尝试,比较墨守成规,那些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已经远离家乡往大城市去打拼了,说到底还是环境对人的影响问题。
当你周围的人都是一群老爷爷,老太太,日常的生活就是唠唠嗑,下下棋,打打牌,喂一喂家里养的鸡鸭的时候,一旦你长时间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环境当中,就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因为你周围的人生活都很闲适和轻松,你自然也不会给你自己太大的压力,除非你真的是一个很自律的人。多数情况下,很多人都会选择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,让自己主动去适应环境,自然年轻人的斗志和想要改变自己的心会被慢慢磨平,甚至最终可能会无欲无求。
没什么技能的只能待在这里。天天过着上班下班的日子,谈不上喜欢,这就是一个糊口的工作,县城里很多像这样的年轻人,收入微薄,想干点什么,却又不知道要干嘛的状态。
小县城的收入能让他们活着,能让他们维持生计,但是承载不了这些年轻人的未来。
2、工作几乎充斥生活,没有机会向外走
和卖电动车的老板聊天的时候,问了人家的生活作息,除了老板自己,店里的几个学徒都是年轻人,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,晚上6点下班,基本都能准点下班,除了一些特殊情况,老板吩咐有事情的时候会晚点下班。
老板手底下的员工和学徒1个月休息两天,平常请假就要扣钱,没有周六和周末,这里年轻人的生活也很简单,下班早的就约着几个朋友一起去吃个晚饭,吃完就在路边闲聊,下班晚的就基本没什么活动,都是下班直接回家玩玩手机,然后睡觉,因为大家明早起来还要上班。
小县城一般到了晚上9点以后就没什么人了,少有几个年轻人在路上闲逛,除了每天运动的老大爷大妈,就是一些做晚上生意的街边小摊,很多店铺也都是在10点左右就歇业了,有时候想找个吃夜宵的地方,还得走一段路。
因为休息时间少,有时间会带着孩子去县城周边转转。远的地方别说没钱,连跑一趟的时间都不够。
上班时间长,工资少。一个月休息2天,只能带小孩去周边转转,能看个什么?
去趟北上广深?没时间,也没那钱,不仅自己被环境局限,也让下一代受影响。
他们中的多数人,对于大城市,对于外面世界的认知,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各种社交平台,真正去过大城市的人很少很少。
他们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那些视频和图文所传递的一些概念,因为本身自己没有亲身去经历过,你灌输给他什么内容,他就会吸收什么内容,并会无条件觉得你说的都是对的,因为你说的大概率也是他不知道的。
讲得更深一点,对于被迫或者主动接受的信息上,他们没有自己的判断。不知道真实的大城市生活是怎么样的,虽然通过手机能感受到一部分,但这远远不是全部,更不是它最真实的样子。
这个小城定期都会有外面的团队过来业务招商,说加入他们每个月收入过万,实际都是来骗钱的,被骗得多了,不管是不是真的他们也不信了。
他们对新事物没太大兴趣,一来没本事,二来也觉得不能立马赚到钱,外面的故事听听就好了。大城市长啥样,他们也不是很关心,重要是把手上的活干好,另外也希望小孩读书成绩好点,可以走出去有点见识,不要像自己一辈子待在这里没希望。
3、花钱都掰着花,大家都赚不到钱,经济上不去
因为本身小城的经济水平就不好,大家的工资水平也不是很高,虽然物价也不是很高,但是大家消费观很明确,因为本身收入不高,大家花钱都是开源节流,1块钱恨不得掰成2块钱花。
去一家早餐店吃早餐,大家都知道北方的餐饮店,老板给的分量都很足,整整一大碗满满的,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,着实是有点吃不完的。
于是我问老板:“为什么北方的餐馆,饭量都这么足啊?”
“一方面是因为北方人性格的原因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同行之间的竞争太激烈,本身北方人饭量就比南方人大一点,不多一点人家就吃不饱,吃不饱人家第二次可能就不会上你家来吃了,可能就上别人家去吃了。”老板说。
那家早餐店的肉包、豆浆、煎饼基本都在1-2块之间,作为顾客我看了都觉得这得多便宜,辛苦干一天能赚多少钱啊?老板还每天凌晨3点起床做生意,瞬间感觉大家赚的都是辛苦钱。
老板说:这里的人本来赚的就不多,如果定价高了根本就没人来吃。
这时我突然发现,份量多更深层次原因:大家赚得少,花钱就小心翼翼。花同样的钱,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吃饱吃好,你觉得你做的已经很到位了,可能人家做的比你还要周到,有时候这种“分量足”的现象,有些老板一开始是不愿意的,但是后来因为竞争实在太激烈没办法才这么做的。
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内卷,在收入不高的小城市,这种看不见的内卷竞争往往比我们想象地更激烈。
花钱的人紧捂口袋,做生意的赚不到钱,下面员工自然收入就低。
这样就会造成的现象是一方面是收入低,大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赚更多的钱,自然也就没什么闲暇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,没时间去做自我提升,去认识什么新世界,拓展视野等等,吃吃喝喝更是会少很多,商家就赚不到钱;另一方面大家都不肯摸出手里的钱,最终就导致大家都不赚钱,陷入恶性循环。
就和大城市年轻人都想着赚钱买房一样,在县城这种经济环境下,能把日子过好就非常不错了,没有心思,也没有能力去想其他的。
对于那些把县城生活描述成:逃离城市压力、享受慢节奏生活,烟火气十足的人来说,他们只是看到黄昏傍晚,三五成群年轻人围坐在烧烤摊前,喝着啤酒聊着天。
殊不知,这是他们为数不多,消遣苦闷日子的方式罢了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丰宁在线 ( 冀ICP备20008016号-1 )

GMT+8, 2025-5-15 03:43 , Processed in 0.185587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