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陉拉花、桃林坪花脸社火、南峪太平车、下安跑驴、小寨飞叉、秀林威风锣鼓、北平望梅花烙……日前,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、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,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、石家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井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“我们的节日——2024井陉民间文艺展演暨‘文化乡建’调研交流活动”在石家庄井陉举办,数十项井陉特色民俗社火进行了展演展示。 动人的民间烟火气,映照着民间文化、乡风民俗在新时代新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来自京津冀各地的专家学者通过现场观摩和走进村庄考察的形式,对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。 乡村是乡土文化的根,是农民美好生活的载体。欣赏了井陉民间艺术展演,中央民族大学教授、中国民俗学会顾问陶立璠说:“井陉民间艺术展演已举办了28届,孩子、年轻人、老人都参与了进来,这是一种文化积累,各地可以通过学习这种展演方式,举办类似活动,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。” 丰富灿烂的中国乡土文化,总与最鲜活的人联系在一起,但一些非遗项目也面临着后继无人、传承乏力的问题。不过,中国民协顾问、河北省民协名誉主席郑一民在井陉调研中发现,青年群体参与度不断提升,年轻人走上街头表演社火等节目,展现出乡村文化生活令人欣喜的变化,成为激活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振兴不可缺少的力量。 “这次井陉举办的展演活动还说明,民间存在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。现在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深入调查,摸清家底,搞好每个地域标志性文化的挖掘,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,树立起当地的文化形象,为乡土文脉传承和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基础。”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苑利说。 “群众广泛参与,搞好调查摸底,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‘生态恢复’的重要举措,但要在此基础上,打造精品剧目,并通过更好的平台呈现出来。”河北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戴建兵建议井陉拉花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,要找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,通过改进服装道具、化妆造型、装台排练、演出形式等,做到精益求精。同时制定保护规划,和相关艺术院校合作,开展拉花培训,寓教于乐,推动静态与动态保护结合,使拉花成为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非遗项目之一。 “将民俗文化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经济动力,是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之一。”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蒲娇说,许多民俗文化根植于传统村落,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能促进和激活传统村落发展,在这个“双向赋能”的过程中,要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话语权、在场感与能动性,让百姓在实现就业、创收致富的过程中,成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。 “民俗展演中,孩子们哼唱祖辈咏唱的村歌,穿代表先辈审美水平的服装,这说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正在被激活,乡村文脉有了传承下去的可能和希望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刘晔原说,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发展民俗文化活动,让老百姓成为舞台的主角,可以出台相关政策,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,实现古老民间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 “‘这么近,那么美,周末到河北’已成为众人皆知的文旅品牌,让人们看到太行山独特的民间文化之美,应是题中应有之义。”专家学者们认为,要重视和挖掘像井陉拉花那样有特色又有基础的非遗资源,拓展人们接触民间文化的方式,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,发表推广蕴含民间文化的视听作品,在网络平台直播民间文化,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、火起来。
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来源:河北新闻网
|